TITLE
[INDEX] [BACK] [BOOK]
BOOK
BOOK: 0001


BOOK: 0002


BOOK: 0003


BOOK: 0004


BOOK: 0005


BOOK: 0006


BOOK: 0007


BOOK: 0008


BOOK: 0009


BOOK: 0010


BOOK: 0011


BOOK: 0012


BOOK: 0013


BOOK: 0014


BOOK: 0015


BOOK: 0016


BOOK: 0017


BOOK: 0018


BOOK: 0019


BOOK: 0020


BOOK: 0021


BOOK: 0022


BOOK: 0023


BOOK: 0024


BOOK: 0025


BOOK: 0026


BOOK: 0027


BOOK: 0028


BOOK: 0029


BOOK: 0030


BOOK: 0031


BOOK: 0032


BOOK: 0033


BOOK: 0034


BOOK: 0035


BOOK: 0036


BOOK: 0037


BOOK: 0038


BOOK: 0039


BOOK: 0040


BOOK: 0041


BOOK: 0042


BOOK: 0043


BOOK: 0044


BOOK: 0045


BOOK: 0046


BOOK: 0047


BOOK: 0048


BOOK: 0049


BOOK: 0050


BOOK: 0051


BOOK: 0052


BOOK: 0053


BOOK: 0054


BOOK: 0055


BOOK: 0056


BOOK: 0057


BOOK: 0058


BOOK: 0059


BOOK: 0060


BOOK: 0061


BOOK: 0062


BOOK: 0063


BOOK: 0064


BOOK: 0065


BOOK: 0066


BOOK: 0067


BOOK: 0068


BOOK: 0069


BOOK: 0070


BOOK: 0071


BOOK: 0072


BOOK: 0073


BOOK: 0074


BOOK: 0075


BOOK: 0076


BOOK: 0077


BOOK: 0078


BOOK: 0079


BOOK: 0080


BOOK: 0081


BOOK: 0082


BOOK: 0083


BOOK: 0084


BOOK: 0085


BOOK: 0086


BOOK: 0087


BOOK: 0088


BOOK: 0089


BOOK: 0090


BOOK: 0091


BOOK: 0092


BOOK: 0093


BOOK: 0094


BOOK: 0095


BOOK: 0096


BOOK: 0097


BOOK: 0098


BOOK: 0099


BOOK: 0100


BOOK: 0101


BOOK: 0102


BOOK: 0103


BOOK: 0104


BOOK: 0105


BOOK: 0106


BOOK: 0107


BOOK: 0108


BOOK: 0109


BOOK: 0110


BOOK: 0111


BOOK: 0112


BOOK: 0113


BOOK: 0114


BOOK: 0115


BOOK: 0116


BOOK: 0117


BOOK: 0118


BOOK: 0119


BOOK: 0120


BOOK: 0121


BOOK: 0122


BOOK: 0123


BOOK: 0124


BOOK: 0125


BOOK: 0126


BOOK: 0127


BOOK: 0128


BOOK: 0129


BOOK: 0130


BOOK: 0131


BOOK: 0132


BOOK: 0133


BOOK: 0134


BOOK: 0135


BOOK: 0136


BOOK: 0137


BOOK: 0138


BOOK: 0139


BOOK: 0140


BOOK: 0141


BOOK: 0142


BOOK: 0143


BOOK: 0144


BOOK: 0145


BOOK: 0146


BOOK: 0147


BOOK: 0148


BOOK: 0149


BOOK: 0150


BOOK: 0151


BOOK: 0152


BOOK: 0153


BOOK: 0154


BOOK: 0155


BOOK: 0156


BOOK: 0157


BOOK: 0158


BOOK: 0159


BOOK: 0160


BOOK: 0161


BOOK: 0162


BOOK: 0163


BOOK: 0164


BOOK: 0165


BOOK: 0166


BOOK: 0167


BOOK: 0168


BOOK: 0169


BOOK: 0170


BOOK: 0171


BOOK: 0172


BOOK: 0173


BOOK: 0174


BOOK: 0175


BOOK: 0176


BOOK: 0177


BOOK: 0178


BOOK: 0179


BOOK: 0180


BOOK: 0181


BOOK: 0182


BOOK: 0183


BOOK: 0184


BOOK: 0185


BOOK: 0186


BOOK: 0187


BOOK: 0188


BOOK: 0189


BOOK: 0190


BOOK: 0191


BOOK: 0192


BOOK: 0193


BOOK: 0194


BOOK: 0195


BOOK: 0196


BOOK: 0197


BOOK: 0198


BOOK: 0199


BOOK: 0200


BOOK: 0201


BOOK: 0202


BOOK: 0203


BOOK: 0204


BOOK: 0205


BOOK: 0206


BOOK: 0207


BOOK: 0208


BOOK: 0209


BOOK: 0210


BOOK: 0211


BOOK: 0212


BOOK: 0213


BOOK: 0214


Google:
Content
BOOK Number: 0160-09
第1614章 第二記重拳


多年以後,史學家在研究夏想在齊省任上的光輝事蹟時,總是不厭其煩地大肆宣揚邱仁禮當機立斷的重拳出擊,不但將邱仁禮的決定上升到了歷史高度,盛讚此舉一舉奠定了今後齊省十幾年的平穩發展,而且還為邱仁禮順利進入政治局鋪平了道路。

甚至也提到了周鴻基在其中所起的歷史促進作用。

史學家在大書特書齊省最波瀾壯闊的一段歷史之時,卻隻字未提兩個關鍵人物一一孫習民和夏想。不提孫習民還情有可原,因為孫習民在事件之中所起的作用畢竟有限,不提夏想就很難讓人理解了,因為史學家們研究的是夏想的歷史,不提正主,是何用意?

其實在妙筆生花的史學家的記述之中,雖然未直接提到夏想的名字,其中暗含的深層用意就是,整個事件的支點人物,其實就是夏想。如果沒有夏想及時出手拯救衙內於水火之中,邱仁禮也不會得其便利。而萬一衙內不幸死在魯市,將是國內幾十年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雖然事件未必會見諸於報端,但就深層的政治影響而說,絕對意義深遠。

後世的史學家比現在的史學家含蓄並且文雅多了,可不像現在的史學家,要么寫得直接黑人沒商量,水平極低,要么寫得馬屁露骨到了下作的地步,總之,他們筆下的歷史不是真堊實的歷史,而是領袖眼中的歷史。

也必須承認,後世的史學家水平確實高,不是一般的高,在描述齊省最為撼人心魄的一段歷史之時,不著一字通篇在寫別人,卻通篇在暗指夏想,如此高明的手,當讓現今無數自認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偽史學家們汗顏,並且無地自容。

實際上,就和史學家們描述一樣,在整個事件之中夏想始終躲在幕後,並未露面,但事實情況卻是,夏想在整個事件的進展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邱仁禮面對所有常委,發出出動**平息圍堵事件的聲音之後,常委會上一片沉默因為都知道此舉意味著什麼,意味今後不管齊省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整個省委班子都要負有全面的決策責任。

有些人並不知道整個事件的背後,是何江海的一次失誤造就了衙內的重傷,許多人只是知道,何江海在兒子死掉之後,還要被徹底清算,有點太不近人情了。

當然如果讓上述人知道衙內的重傷和何江海有推脫不了的干系,恐怕就沒有幾人同情何江海了。不但不會同情,而且說不定還會落井下石。

但要實話實說的話,到此時為止,因為何江海昏迷,外面鬧事的人元兇尚未抓獲整個事件到底是何江海一手策劃,還是中間出了偏差導致了陰錯陽差,都還並不清楚。

甚至可以說,除了一人之外其餘人等都一心認定就是何江海喪心病狂策劃了此次事件,孫習民覺得何江海雖然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周鴻基更認為何江海除了死路一條,已經無路可走了,因為他己經瘋掉了。

只有夏想在冷靜地分析了全部事件之後得出了一個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但不會說出的結論——整個事件,恐怕在塵土飛揚之中另有瞎打誤撞的地方,也就是說,從機場車禍開始,到衙內市區再遇車禍身受重任,再到省委大門被人圍堵事件,以及亡命之徒在醫院仍要取衙內性命的瘋狂舉動,一系列的事件全是失控事態,完全脫離了何江海的控制。

何江海昏迷了倒是好事,否則他能挺到現在,還得再昏迷過去。

誰能想到……誰能想到事態會急轉直下,發展到現在的一地雞毛?政治不是耍橫充愣,以何江海的政治智慧也不會如此傻冒,至少圍攻省委、醫院殺人的兩齣戲,借何江海一百個膽子他都不敢。

他不敢,有人敢。不管是誰在幕後指使,最後的黑鍋得何江海來背,從衙內在市區受傷的一刻起,就注定了何江海的政溶命運就此終結。

夏想在嘆息之餘也不免搖頭,他本來準備了一份大餐給衙內,做好了要和衙內上演一場刀光劍影的全武行的心理預期,不想衙內太不爭氣,差點桂掉,難道還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他從未想過要將何江海扳倒,即使表面上答應了和周鴻基聯手打垮何江海,但打垮不同於扳倒,打垮只是讓何江海服輸。

但現在,如果說何江海還有政治前途,別說在座的常委不相信,就是省委大院的看門老頭,也不會相信。

事情,究竟會滑落到哪一步?

會後,夏想回到辦公室,穩坐釣魚台,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現在的他,比任何時候都輕鬆自若,雖然他很同情衙內的遭遇,也對何江海的喪子之痛表示深切的慰問,但沒有什麼比兩個對手自相殘殺更讓他感到欣慰的事情了,除了居中策應隔岸觀火之外,他還能做些什麼?

什麼都不要做了,此時,以不變應萬變方為上策,任何推波助瀾的行為都落了下乘。

常委會結束之後不到力分鐘,大批**趕到,不由分說將圍攻的人員全部當場抓捕——請注意,此時渣土車隊雖然還和來時是一樣的排場,並沒有進一步過激的行動,但省委定下基調之後,已經由圍堵變成了圍攻,性質就截然不同了!

圍攻的車隊顯然沒有想到省裡真敢下狠手,還想解釋分辨,哪裡還由得他們?他們縱橫魯市多年,雖然不是無無天,也認為在齊人治齊的齊省,沒人敢拿他們怎樣。

**收到的指示是,一個也不放過!

圍攻省委達兩個小時之久的渣土車隊,在半個小時之後,就被掃蕩一空。許多人在驚惶失措之餘,急忙聯繫幕後人物之時,卻赫然發現,幾個重要的關鍵人物,幾乎同時失去了聯繫。

能聯繫上才怪,因為夏想也趁機放了一把火——市局全體出動,在戴繼晨的親自帶領之下,將盤踞魯市多年的車匪路霸的頭頭全部抓捕,包括私鹽車隊的頭目的“上有黨中堊央下有李朝陽”的李朝陽,以及壟斷魯市​​水產市場的“馬老一句話,魯市震三下”的馬老,等等,曾經在魯市威風一時的黑惡勢力,在強大的專政機器的掃蕩之下,摧枯拉朽,一天時間就宣告了覆滅。

在車隊被清理的一個小時後,邱仁禮的辦公桌上就擺放了一份絕密資料,上面詳細列舉了魯市幾名黑惡勢力頭目近年來的胡作非為的累累惡行,以及他們幕後的支持者的名單,幾乎人人和何江海有擺脫不了的干係

材料,一部分由市局提供,另一部分是邱仁禮在下面佈線的人手早就蒐集在手的證據。只憑手中的證據,不但可以完全將逮捕的幾名為非作歹數年的黑惡分子辦,還可以直接置何江海於死地。

邱仁禮手中的證據足足準備了兩年,原本以為沒有排上用場的一天,不想何江海自亂陣腳,終於還是主動將機會送到了他的眼前,他不抓住,就太手軟了。

不過……他也不得不佩服夏想的及時雨,因為就在**出動的同時,市局的抓捕行動就開始了,雷厲風行,才讓幾名頭目無一逃走,全部落網,正是夏想的算無遺漏之處。

幾名黑惡勢力頭目的全部落網,為何江海最後的命運,敲響了喪鐘。

而最讓邱仁禮佩服夏想的一點是,市局之所以及時出動,也是因為證據確鑿,而證據,全部一直懸而未決的朱振波案件,是朱振波供出了全部黑惡頭目的不事實。

沒想到,朱振波在關鍵時刻,也起到了定時炸彈的重要作用,夏想……真是無處不讓人驚喜連連。

也正是市局的及時出動,為**的抓捕行動提供了完美的註腳,也為邱仁禮的打黑除惡,掃清了最後的障礙,並且解決了可能的後遺症問題。

又一個小時後,市局再次提交證據,據趙牡丹招供,何江海和她不但有不正當男女關係,而且還多次為她以權謀私,涉案金額高達上千萬元。

同時,趙牡丹還供出了何江海幾處地產。

真是牆倒眾人推,正在昏迷之中的何江海,剛剛承受了喪子之痛的何江海,並不知道的是,等他睜開眼的時候,不但世界已經大變,而且等待他的是,是懸在頭頂之上的一把審判之劍!

如果讓他知道現在的形勢的話,相信他寧願不再醒來。

誰也沒有料到齊省會突如其來發生如此一系列的重大變故,一時之間,中央和齊省之間的電話來往之多,遠超近年來的總和。

就在一個又一個或是指示或是暗示的訊息傳到省委,傳到邱仁禮、孫習民以及夏想和周鴻基的耳中之時,在醫院急救室中經搶救了兩個多小時的何江海,又在靜養了兩個小時之後,終於緩緩地睜開了雙眼。

並不知道形勢已經全然大變的何江海,看著周圍的人,艱難地問出了讓人不解的第一句話……

[BOOK: 0160 / Chapter: 10 ]

Google:
[INDEX] [BACK] [BOOK]
[INDEX] [BACK] [BOOK]

Wed Apr 24 22:35: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