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NDEX] [BACK] [BOOK]
BOOK
BOOK: 0001


BOOK: 0002


BOOK: 0003


BOOK: 0004


BOOK: 0005


BOOK: 0006


BOOK: 0007


BOOK: 0008


BOOK: 0009


BOOK: 0010


BOOK: 0011


BOOK: 0012


BOOK: 0013


BOOK: 0014


BOOK: 0015


BOOK: 0016


BOOK: 0017


BOOK: 0018


BOOK: 0019


BOOK: 0020


BOOK: 0021


BOOK: 0022


BOOK: 0023


BOOK: 0024


BOOK: 0025


BOOK: 0026


BOOK: 0027


BOOK: 0028


BOOK: 0029


BOOK: 0030


BOOK: 0031


BOOK: 0032


BOOK: 0033


BOOK: 0034


BOOK: 0035


BOOK: 0036


BOOK: 0037


BOOK: 0038


BOOK: 0039


BOOK: 0040


BOOK: 0041


BOOK: 0042


BOOK: 0043


BOOK: 0044


BOOK: 0045


BOOK: 0046


BOOK: 0047


BOOK: 0048


BOOK: 0049


BOOK: 0050


BOOK: 0051


BOOK: 0052


BOOK: 0053


BOOK: 0054


BOOK: 0055


BOOK: 0056


BOOK: 0057


BOOK: 0058


BOOK: 0059


BOOK: 0060


BOOK: 0061


BOOK: 0062


BOOK: 0063


BOOK: 0064


BOOK: 0065


BOOK: 0066


BOOK: 0067


BOOK: 0068


BOOK: 0069


BOOK: 0070


BOOK: 0071


BOOK: 0072


BOOK: 0073


BOOK: 0074


BOOK: 0075


BOOK: 0076


BOOK: 0077


BOOK: 0078


BOOK: 0079


BOOK: 0080


BOOK: 0081


BOOK: 0082


BOOK: 0083


BOOK: 0084


BOOK: 0085


BOOK: 0086


BOOK: 0087


BOOK: 0088


BOOK: 0089


BOOK: 0090


BOOK: 0091


BOOK: 0092


BOOK: 0093


BOOK: 0094


BOOK: 0095


BOOK: 0096


BOOK: 0097


BOOK: 0098


BOOK: 0099


BOOK: 0100


BOOK: 0101


BOOK: 0102


BOOK: 0103


BOOK: 0104


BOOK: 0105


BOOK: 0106


BOOK: 0107


BOOK: 0108


BOOK: 0109


BOOK: 0110


BOOK: 0111


BOOK: 0112


BOOK: 0113


BOOK: 0114


BOOK: 0115


BOOK: 0116


BOOK: 0117


BOOK: 0118


BOOK: 0119


BOOK: 0120


BOOK: 0121


BOOK: 0122


BOOK: 0123


BOOK: 0124


BOOK: 0125


BOOK: 0126


BOOK: 0127


BOOK: 0128


BOOK: 0129


BOOK: 0130


BOOK: 0131


BOOK: 0132


BOOK: 0133


BOOK: 0134


BOOK: 0135


BOOK: 0136


BOOK: 0137


BOOK: 0138


BOOK: 0139


BOOK: 0140


BOOK: 0141


BOOK: 0142


BOOK: 0143


BOOK: 0144


BOOK: 0145


BOOK: 0146


BOOK: 0147


BOOK: 0148


BOOK: 0149


BOOK: 0150


BOOK: 0151


BOOK: 0152


BOOK: 0153


BOOK: 0154


BOOK: 0155


BOOK: 0156


BOOK: 0157


BOOK: 0158


BOOK: 0159


BOOK: 0160


BOOK: 0161


BOOK: 0162


BOOK: 0163


BOOK: 0164


BOOK: 0165


BOOK: 0166


BOOK: 0167


BOOK: 0168


BOOK: 0169


BOOK: 0170


BOOK: 0171


BOOK: 0172


BOOK: 0173


BOOK: 0174


BOOK: 0175


BOOK: 0176


BOOK: 0177


BOOK: 0178


BOOK: 0179


BOOK: 0180


BOOK: 0181


BOOK: 0182


BOOK: 0183


BOOK: 0184


BOOK: 0185


BOOK: 0186


BOOK: 0187


BOOK: 0188


BOOK: 0189


BOOK: 0190


BOOK: 0191


BOOK: 0192


BOOK: 0193


BOOK: 0194


BOOK: 0195


BOOK: 0196


BOOK: 0197


BOOK: 0198


BOOK: 0199


BOOK: 0200


BOOK: 0201


BOOK: 0202


BOOK: 0203


BOOK: 0204


BOOK: 0205


BOOK: 0206


BOOK: 0207


BOOK: 0208


BOOK: 0209


BOOK: 0210


BOOK: 0211


BOOK: 0212


BOOK: 0213


BOOK: 0214


Google:
Content
BOOK Number: 0210-05
第2110章 良機第一局


後世的史學家將夏想在西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列為影響中國的五十件大事之一。

史學家們的言論,不乏歷史語言的戲說和誇張,歷史雖是嚴肅的紀實題材,實際上任何人為紀錄的事件,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本人的主觀判斷。

史學家首先是一個有一定政治立場的人,其次才是一個史學家,所以史學家眼中的歷史未必就是真實的歷史,只能說是他自己對歷史的認識,是他對歷史贊同的部分。

有不少研究夏想生平的史學家,在對夏想不同歷史時期所做的每一件有影響的大事,往往會有一番激烈的爭論才會達成共識,甚至一爭論十幾年都不會統一看法。

就如夏想在齊省打擊齊省本土勢力的做法,支持的一派就認為夏想為統一思想加強中央對各省的影響力度,做出了莫大的政績。反對的一派就認為夏想將齊省本土勢力打擊得一敗塗地的做法,違背了歷史潮流,阻礙了中國民主的進程,為中國早日實現聯邦制製造了阻礙。

如果非要說反對的一派並非基於於公正的出發點來評價夏想,原因也有,根源就在十幾年後夏想大力打擊國內鼓吹聯邦制的所謂史學家和專家身上。十幾年後,美國對中國的滲透愈演愈烈,不但高校全部淪陷,專家不如狗,給骨子就走的現象十分普遍,連國內省部級以上高層,也有不少潛藏的美國兒子,國家形勢在表面上的繁榮的背後,實際上已經接近千瘡百孔,毫不誇張地說,危在旦夕。

堡壘最容易在內部攻破,絕對不是一句戲言,夏想深知歷史的沉重和肩上的重任。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地大物博。漢奸眾多,上至滿清皇帝,中至上海灘黑道,下至村長,神州大地,處處可見漢奸的足跡。

當漢奸成為一種文化,成為沒有信仰的國人只為追逐金錢的一種謀生手段,國內政治漢奸和經濟漢奸就如細菌一樣侵蝕虛弱的中國巨人的身體,如果不及時加以根治。重病用猛藥,所謂東方巨人的中國,早晚會轟然倒地,再次成為被東瀛小國嘲笑的東亞病夫!

夏想手握大權之後。剛一上任就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最先開刀的是教育改革,直指教育產業化政策帶給國家的巨大的傷痛。

在根治教育產業化的弊端的同時,也清除了許多混跡在教投專家隊伍中的偽鬥士真漢奸,許多被民眾奉為鬥士英雄的人物,也露出了接受美國資助打著打假的旗號為美國搖旗吶喊的經濟、文化漢奸的嘴臉。

但也正是因為夏想害得無數偽專家學者失去了為美國主子歌功頌德的陣地,而美國主子從來不養無用之人,導致不少經濟、文化漢奸失去了一大筆美元收入,結果就有不少偽史學家對夏想大肆攻擊,試圖醜化夏想,讓夏想遺臭萬年。

此為後話,暫且不提。

不管反對夏想的一派勢力如何醜化夏想,並且在夏想所做的無數大事上,都能找到攻擊點,極具嘲弄夏想之能事,但在夏想在西省任上處理礦難事件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事情,反對一派和支持一派之間難得地達成了共識——夏想第一時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確實是影響了中國的五十件大事之一!

不是夏想召開的新聞發佈公的內容有多重大,也不是新聞發布會的政治意義有多深遠。而是夏想在礦難事件發生之後第一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的舉動,為今後國內各省處理重大事件開創了先河。

從此一改國內官場之上一旦出事就欺上瞞下的惡習,一掃捂蓋子的不正之風,打開了官場透明決策為百姓切實負責的大門!

從此,重大事故發生之後,各地政府都會第一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以真誠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向公眾開放知情權,並且接受公眾對整個事件處理過程的監督,拉近了政府機關和百姓之間的距離,增進了信任,大大改善了政府形象。

毫不誇張地說,夏想今天的舉動,為挽救政府機關在百姓心目中人浮於事的機關作風的形象,樹立了榜樣!

夏想不等礦難事件調查清楚之後就召開發布會之舉,列為影響中國的五十件大事之一,絕不是虛誇。

“事故的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做出鄭重承諾。安達礦業的礦難事故,絕不會出現瞞報、漏報等不良現象,一定透明、及時地公佈每一步處理結果。現在王向前副省長已經親臨現場,正在指揮救人搶險工作。 ”夏想的目光沉靜如水,臉上的表情剛毅而果斷,他一揮右手:“請各位記者朋友監督,也請記下我說的每一句話,如果省委省政府在安達礦業礦難事件中處理不及時、過程不透明,達不到各方滿意,我會主動提出辭職!

“轟……”會場先是沉寂了片刻,隨後爆發了雷鳴一般的掌聲。在國內每個官員當官位是性命一樣的普遍現狀之下,從來沒有見過一人一尤其走到了省部級高位之後,一出大事,只見百般推諉,要么推卸責任給下級,要么捂緊蓋子“如夏想一樣敢在新聞發布會上立下軍令狀,當眾提出主動辭職的口號,當為國內第一人!

與會的新聞記者也參加過不少新聞發布會,對於各級官員官話套話卻就不說真話人話的嘴臉,已經習以為常,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讓在座每個人心中都大起波瀾。夏省長自始至終沒有一句官腔套話,也毫不避諱礦難事故的人數,如此磊落、直爽的作風,絕對是官場之上的一股清新之風。

掌聲送給夏想,也是送給在座各位記者心目中年輕一代省部級高官的榜樣,掌聲過後,有人帶動站了起來,繼續熱烈鼓掌。

最後所有記者都站了起來,都人人一臉激動,充滿了熱切地鼓掌,掌聲經久不息。

夏想衝記者們抱拳致意,等掌聲停息之後,他又語重心長地說道:“出了事故並不可怕,人都會出錯'何況一個有著幾千萬人口的省份?怕的是,出了事故瞞報漏報,欺上瞞下,沒有從根本上杜絕事故再次發生的決心和勇氣,只想著怎樣捂蓋子,怎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掩耳盜鈴!

“在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最後,我想講一個故事。明朝末年,財政收入捉襟見肘,崇禎皇帝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讓大臣獻計獻策。結果有一個大臣提議要驛站開刀,裁掉驛卒可以為朝廷節省一大筆開支。結果崇禎皇帝同意了。歷史就在不經意間,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因為被開除的驛卒之中,有一人靠驛卒的工作養活一家老小,現在工作沒了,他一怒之下回到了陝西老家,加入了造反的隊伍,最終明朝滅亡在了他的手中……”

“好,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什麼時候召開第二次發布會,等候通知!”

話一說完,夏想轉身離去,不再多發一言,留給眾多記者一個毅然決然的背影。

掌聲,再次掌聲雷動。夏想雷厲風行的作風'別開生面的發布會,以及敢為天下先第一個當眾喊出辭職的新生代的省部級高官形象,深深地印在與會記者的每一個人的心中。

夏想的新聞發布會召開得相當成功,可以說,不但影響了整個國內的官場風氣,也在國際上造成了相當有衝擊力的影響。

兩名被唐天雲破例允許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國外記者,在會後以激動興奮的心情寫下了一篇稿子發了回去,稿件的重點沒有落在西省的礦難之上,而是對夏想大膽新穎的工作作風大加讚揚,字裡行間不乏讚譽之詞。

反倒礦難事件成了次要事件,完全被夏想個人的光芒掩蓋了。

同時,兩名國外記者還對夏想最後所講的一個小故事大感好奇,翻遍了明朝歷史,最終找到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改變明朝歷史的事件的來龍去脈,不過弄明白了驛卒是誰之後,又始終想不明白夏想舉出這樣的一個例子有何用意,是在暗示什麼?

兩名記者的文章在國外發表之後,所引起的巨大轟動遠超預期。不少對中國事務漠不關心的人民,也都牢牢記住了在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名叫夏想的年輕省長,不但年輕,而且敢作敢為,更有銳意進取的精神。

夏想的新聞發布會在國內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京城,中南海。

總書記專門抽出十分鐘時間,詳細地聽取了夏想新聞發布會的全部經過,聽完之後,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中國需要更多的夏想,歷史的重任,希望新一代能迅速挑起大樑。 ”

總理更是鄭重其事地抽出二十分鐘時間,不但聽取了匯報,還自己詳細地看了一遍會議紀要,然後點頭說道:“很高明,很有開拓精神,很有現實意義!”

礦難事件的第一波衝擊波,正在持續發酵之中。

[BOOK: 0210 / Chapter: 06 ]

Google:
[INDEX] [BACK] [BOOK]
[INDEX] [BACK] [BOOK]

Tue Apr 23 19:02:11 2024